上一页

三、五四大潮的洗礼(1)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毛泽东和萧子升、张昆弟、李维汉
、罗章龙等二十四名青年,坐火车离开长沙,奔赴向往已久的祖
国首都——北京。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出湖南。

  毛泽东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到北京去?那是为了组织赴法勤
工俭学的事。恰在毛泽东从一师毕业、面对着选择今后生活道路
的时候,法国到中国招募华工。蔡元培、李石曾等在北京组织华
法教育会,搞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杨昌济此前已到北京大学哲
学系任教,把这个消息传回家乡。这时湖南的政局十分混乱,政
权不断更迭,“教育摧残殆尽,几至无学可求”。毛泽东、蔡和
森、萧子升都觉得这是一条出路,便发动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
俭学,并派蔡和森先期到京打前站。蔡和森在北京同杨昌济商量
后,又拜访了北大校长蔡元培,两次写信促毛泽东等邀集志愿留
法的同志迅速北上。信中特别转达了杨昌济的意见:“师颇希望
兄入北京大学”,以打下“可大可久之基”。[1]

  八月十九日,毛泽东一行到达北京。随即会同蔡和森以主要
精力从事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

  这时,湖南陆续到京准备赴法的青年已达五十多人,是全国
来的人最多的省份。毛泽东他们发起这个活动时,“并未料到后
来的种种困难”。到京后,“会友所受意外的攻击和困难实在不
少,但到底没有一个人灰心的”[2]。几经联系,华法教育会负责
人先后在北京大学、保定育德中学、河北蠡县布里村、长辛店开
办了留法预备班,接受湖南青年入学。毛泽东起草了一个湖南青
年留法勤工俭学计划,交有关方面协调,还为他们筹措路费而四
处奔走。新民学会会员罗学瓒在一封家信中说:“毛润之此次在
长沙招致学生来此,组织预备班,出力甚多。”[3]

  朋友们分赴各预备班学习以后,毛泽东留在北京。同行来京
的罗章龙这时考进了北大预科,毛泽东却没有按杨昌济的希望去
报考。这可能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同时也与他一向推崇自学的
主张有关。此外,当时教育部还有一个规定,中等师范毕业生不
能马上考大学,先要服务几年。不进大学,总得要找一个托足之
地,以获得生活来源。十月间,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认识了当
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李大钊安排他到图书馆当一名助
理员。每天的工作除打扫外,便是在第二阅览室登记新到的报刊
和前来阅览者的姓名,管理十五种中外报纸。当时北大教授的月
薪大多为二三百元,毛泽东每月薪金只有八元。但这个工作对他
来说是相当称心的,可以阅读各种新出书刊,结识名流学者和有
志青年。

  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又是新文化
运动的发源地。校长蔡元培“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各种思想、学术在这里争奇斗艳,新文化运动渐渐进入高潮
。这种氛围,是毛泽东在湖南根本无法接触到的,对他来说该是
怎样的兴奋和刺激!他在这里读到许多过去从未读到过的书刊,
接触到许多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人物,还积极参加北京大学的两个
学术团体。一个是一九一八年十月十四日成立的新闻学研究会,
由《京报》社长邵飘萍发起组织并主讲有关办报的业务知识。这
对他以后创办《湘江评论》是有帮助的。一个是一九一九年一月
成立的哲学研究会,由杨昌济、梁漱溟以及胡适、陈公博等人发
起组织,它的宗旨是“研究东西诸家哲学,渝启新知”[4]。

  毛泽东亲眼见到了新文化运动那些著名人物的活动,也结交
了一些名人学者。他在湖南一师时就常读他们的文章,这时自然
不放过当面请教的机会。他组织在京的十几个新民学会会员在北
大同蔡元培和胡适座谈,“谈话形式为会友提出问题,请其答复
。所谈多学术及人生观问题”[5]。对陈独秀,毛泽东是崇拜的,
认为“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
”。他后来回忆,在第一次到北京期间认识了陈独秀,并受到很
大影响。

  他既在李大钊手下工作,李大钊的言论和行谊自然更给他以
最直接的影响。这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学说开
始受到社会的关注,李大钊是在古老中国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
的第一人。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毛泽东到天安门广场亲耳听了李
大钊的《庶民的胜利》的演说。十五日,李大钊的这篇演说和他
的另一篇文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刊登在《新青年》杂志
上面。从而使毛泽东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还认识了谭平山、王光祈、陈公博、张国焘这样一些
后来颇为著名的人物,并同来自湖南的北大中文系学生邓中夏建
立了真诚的友谊。他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大,思想越来越激进。
在读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以后,也很受影响。当时无政府
个人主义派的一个代表人物是北大学生朱谦之,他比毛泽东还小
六岁。两人却颇为投机,朱谦之常常来看望毛泽东,相互讨论无
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

  在北京,毛泽东起初暂住在鼓楼后豆腐池胡同九号杨昌济先
生家中。其他会员分住湖南在京设立的会馆。往来相聚,诸多不
便。不久,他和蔡和森、萧子升、罗章龙等七个人搬进景山东街
三眼井吉安东夹道七号,八个人挤住在三间民房小屋里,每屋有
一铺通炕,人多炕窄,只能骈足而卧。棉被又大,摊不开,只好
合盖。所以毛泽东后来说他们是“隆然高炕,大被同眠”[6]。生
活是清苦而紧促的,但古城北京丰富多采的景色却是心理上的一
种补偿。杨先生的女儿杨开慧,更给他以情感的慰籍。毛泽东进
一师读书时,杨开慧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如今已出落为十八
岁的大姑娘了。经常来往于杨先生家里,毛泽东和她的认识逐渐
加深,建立起恋爱关系。他们一同漫步在故宫河畔和北海公园,
看到了洁白的梅花盛开,还有倒垂湖面的杨柳枝头悬挂着的冰柱
。隆冬时节,毛泽东满怀兴致地要去看一看大海。他约了萧子袄
和罗章龙一同坐车去天津。走到大沽口,只看见一片冰雪,不过
仍很满足。他还到长辛店铁路机车车辆工厂调查过。这些都给他
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九一九年春天,毛泽东要回湖南。原因是母亲病势危重,
“不得不赶回服侍”[7]。再则,湖南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们结束
了半年预备班的学习,就要启程出洋。三月十二日,毛泽东离开
北京。途中转道上海送别了蔡和森、萧子升等湖南赴法青年。

  这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在北京,色彩缤纷的新世界一下
子涌现到他的面前,他也许还不能立即同它融为一体,他对一下
子接触到的种种新思想一时也还来不及完全消化。但这些毕竟大
大打开了他的眼界,迈出了从湖南走向全中国的第一步。

  作为湖南青年赴法的组织者,毛泽东自己却没有迈出国门。
许多赴法会友都曾恳邀他同行。一些会友到了法国后,还来信劝
他出洋。罗学瓒在信中说得更是恳切:“惟弟甚愿兄求大成就,
即此刻宜出洋求学。若少迟延,时光既过,人事日多,恐难有多
时日求学矣。……润之兄啊!你是一个有志的人,是我们同伴中
所钦佩的人,你如何带一个头,权且努力于研究学问的事呢?弟
近来想及诸兄如此刻都出外求学,学他十年八载。异日回国,…
…各抒所学以问世,发为言论作社会之唤醒提倡者。”[8]他仍然
留了下来。他当时怎么解释已不得而知,稍后在一封信中却有过
明确的说法。他说留在国内探索有许多好处:第一,“看译本较
原本快迅得多”,这不仅不影响吸收西方知识,还有利于在“较
短的时间求到较多的知识”。第二,“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
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
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
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第三,“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
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
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层工夫,如果留
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不
如在现在做了”[9]。

  毛泽东始终是主张出洋,主张吸收西方知识的。就是在上面
这封信中,他称自己“是一个主张大留学政策的人”。往前说,
早在新民学会成立时,他就计划过到日本去[10]。往后说,直到
一九二一年九月,他还计划在国内再作三四年的预备,然后“赴
外国求学,至少五年,地点在俄”[11]。

  这些设想,都没有实现。一方面,随后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的
政治事件接踵而至,吸引着他投身其中,无法脱身。同时,也和
他上述对中西方文明的认识有关。在留学成为时尚乃至时髦的风
气中,毛泽东坚持首先要深入了解中国实际国情,才能更好地研
究和学习外国,并且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都采取分析的态度,
确有其不同流俗之处,这也许是他以后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一个重要契机。

  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毛泽东带着许多刚刚学到的新的思想
和活动经验回到长沙,住在修业小学。他的同班同学周世钊在这
里任教。经周世钊推荐,校方聘请毛泽东担任历史教员,每周上
六节课。工资不多,毛泽东觉得这样也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同
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加强联系,直接投身到社会活动之中。

  一个月后,五四运动就爆发了。

  中国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之一。四月三十日,巴
黎和会无视中国的要求,反而把战败国德国在中国的山东攫取的
权益全部交给日本。消息传来,北京学生在五月四日首先发动了
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立刻震动了全国。中国人民长期郁积的
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政府当局卖国行径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五月九日,长沙的报纸冲破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新闻封锁,纷
纷报道了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中旬,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
回湖南联络,向毛泽东、何叔衡等介绍了北京学生运动的情况,
商量改组现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以便发动湖南学生响应北京的
爱国运动。据当时已参加新民学会的蒋竹如回忆:“五月二十三
日晚上,我正在一师十三班的自习室里复习功课,忽然毛泽东同
志把我叫了出去。并告诉我:北京派来了两个代表,……现在要
商量一下怎样响应北京的学生运动。于是,他邀我和陈书农、张
国基等几个人,到一师后山操坪里,在月光下商谈了一阵。决定
通过新民学会会员的活动,每个学校举一个或两三个代表,于二
十五日上午到楚怡小学开会。第二天,我们便分途进行,通知各
校推派代表。”[12]

  五月二十五日,张国基、易礼容、彭璜等二十余名各校学生
代表汇集楚怡小学,毛泽东向他们介绍了邓中夏后,便由邓通报
北京学运情况。会议最后决定:成立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
学生总罢课。三天后,湖南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六月三日,在
学联的组织下,长沙二十所学校学生统一罢课,并向北京政府提
出了拒绝巴黎和约、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六项要求。

  学生联合会的会址设在湖南商业专门学校,该校学生、新民
学会会员彭璜任会长。它的工作人员也大多是新民学会会员。毛
泽东住的修业小学离商专很近,有时就住在商专就近指导。“可
以说,他是这个富有战斗性的新的学生组织的实际领导者”[13]

  七月九日,由湖南学联发起,成立湖南各界联合会。它以“
救国十人团”为基层组织,当月已发展到四百多个。这对毛泽东
“民众的大联合”思想的提出,可能也会有影响的。

  五四运动使一些先进分子带着头脑中积存下来的问题开始更
深入的思索。他们下工夫研究并介绍各种新思想。全国各种宣传
新思潮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湖南长沙各校也出版了十
多种刊物,如《新湖南》、《女界钟》、《岳麓周刊》等,但影
响都不大。湖南学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创办《湘江评论》
杂志,并聘请他担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毛泽东准备了十多天,
《湘江评论》创刊号在七月十四日正式出版了。它标明自己“以
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辟有“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
评”、“湘江杂评”、“世界杂评”、“放言”、“新文艺”等
栏目,全用白话文。该刊共出五期。二十五岁的毛泽东全力投入
《湘江评论》的编辑工作。预约的稿子常不能收齐,他只好代笔
补白。那时正是酷暑时节,蚊叮虫咬,一般人不胜其苦,而毛泽
东总是挥汗疾书,常至夜半。一天早上,太阳出来老高了,商专
学生易礼容来找毛泽东,他还未睡醒。易礼容掀开蚊帐,不料惊
动了一群臭虫,“它们在他用作枕头的暗黄色线装书上乱窜,每
一只都显得肚皮饱满”[14]。这种情况,想来不止一夜。一个多
月内,毛泽东竟为《湘江评论》写了四十篇文章。文章写好了,
还要自己编辑,自己排版,自己校对,有时还得亲自上街叫卖。
他此时的生活异常艰苦。修业小学给他的薪水除吃饭外就没有剩
余,他的行李只有旧蚊帐,旧被套,旧竹席,身上的灰布长衫和
白布裤穿得也很破旧。在这种窘困生活中,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探
索却进入最活跃的状态。

  一个时代潮流发生急速转折的历史时刻,引起人们思想上的
震荡和变动,无论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是平时多少年都难以比拟
的。

  毛泽东撰写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很能反映他在这
个时候的思想和心情。他热情欢呼:“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
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
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受他?如
何传播他?如何研究他?如何施行他?这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
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

  毛泽东是怎样传播和研究这股新思潮的呢?他把近代以来世
界上发生的社会变革归结为一点:“各种改革,一言蔽之,‘由
强权得自由'而已。各种对抗强权的根本主义,为‘平民主义'
”。用平民主义打倒强权统治,这是他当时的思想基调。

  以往,毛泽东一直着重致力于从精神方面来探讨宇宙的“大
本大原”,用以解释一切,很少注意决定精神观念的社会物质基
础。如今,在五四运动大潮的有力冲击下,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
阔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世界革命'的呼声大倡,‘人
类解放'的运动猛进,从前吾人所不置疑的问题,所不遽取的方
法,多所畏缩的说话,于今都要一改旧观,不疑者疑,不取者取
,多畏缩者不畏缩了。”他开始转向现实问题的研究,关注的焦
点也转向整个社会的改造问题了。他意识到:“世界上什么问题
最大?吃饭问题最大。”[15]“社会制度之大端为经济制度”[1
6]。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所赖以维持自己的特殊利益
,剥削多数平民的公共利益者”,无非就是“知识”、“金钱”
和“武力”这样一些东西[17]。显然,毛泽东的思想向前跨出了
一大步,已开始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并以此观察社会历史。他表示
,今后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研究实事和真理”[1
8]。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是长篇论文
《民众的大联合》,连载于第二、三、四期上面。在这篇文章中
,他第一次公开赞颂了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他说:“俄罗斯
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
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

  以往,毛泽东的主要注意力一直在教育圈子里,总是极力推
崇圣贤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殷切期待“大哲学家”、“大伦理
学家”出世,担当起改造人们思想和世界的重任。如今,他感到
需要有一个“透底的变化”了。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实
际中,他开始看到过去他没有发现的人民大众显示出来的巨大力
量,开始觉得许多人虽然“办了些教育,却无甚效力”,从而明
确提出实行社会改造的“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
,“因为一国的民众,总比一国的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要多
”,而且“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
合。较大的运动,必有较大的联合”。民众联合的基础是什么?
是由于有着反抗压迫者的“共同的利益”。为此,他号召占中国
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联合起来,为减轻地租捐税、解决吃饭问题而
进行抗争;号召学生、教员、妇女各界根据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要
求联合起来,最终实现民众的大联合。他在这篇文章中作为主词
使用的,不再是“我”如何,而是“我们”。这种用语上的差别
,在相当程度上也反映了他思想上的深刻变化。

  从这以后,他再也不是只看重单纯个人的力量,而总是把自
己置身于民众之内,依靠民众的大联合,来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
。这是他思想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关于民众联合起来后的行动方法,毛泽东说存在着两种主张
。一种是以马克思为首的激烈派,一种是以克鲁泡特金为首的温
和派。他当时的思想矛盾在于:一方面称颂十月革命,另一方面
又不赞成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打倒强权。后一点,在他当时的思
想中显得更为突出,在《创刊宣言》中被作为行动方针提了出来
:“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做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
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
血革命'。”他不赞成暴力革命,是想避免社会“起大扰乱”,
还觉得强权者也是人,是我们的同类,如果用强权打倒强权,结
果得到的仍是强权。

  一个人思想上发生剧变,常常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
,不是一步就可跨到的。毛泽东在这时选择的仍是温和的改良道
路,觉得“这派人的意思更广、更深些”[19]。

  然而,军阀统治下的现实,却毫不“温和”。八月中旬,《
湘江评论》第五期刚刚印出,便遭到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查禁,罪
名是宣传“过激主义”,被迫停办了。湖南学联也同时被强行解
散。

  这个杂志只存在一个多月,在湖南却发生了很大影响。创刊
号印了两千份,立刻卖完了,再印两千份,仍不能满足需要。不
少进步青年,如任弼时、郭亮、萧劲光,就是在《湘江评论》的
直接影响下开始觉悟的。这个杂志,在省外也引人注目。北京、
上海、成都的一些报刊,都转载过它的文章。在北京出版的《每
周评论》第三十六期,刊载一篇文章《介绍新出版物》说:“现
在新出版的周报和小日报,数目很不少了。……现在我们特别介
绍我们新添的两个小兄弟。一个是长沙的《湘江评论》,一个是
成都的《星期日》”。“《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个方
面。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
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这期《每周评论》
的主编和这篇介绍文章的作者,正是胡适。

  这时的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和李大钊进行着“问题与主
义”的论争。这次论争,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内部开始分化。
论争双方的主要人物都是毛泽东所敬重的,对这场论争的实质,
他似乎一时还不能完全了解。从根本上说,他一向看重要探求事
物的“本原”或“大本大原”,不能只是枝节地去解决问题。他
当时写道:“问题之研究,须以学理为根据。因此在各种问题研
究之先,须为各种主义之研究。”[20]他又是注重实际的,所以
并不忽视对种种具体社会问题的研究。

  毛泽东听过胡适关于实验主义的讲演,曾把实验主义列为近
代思想变革的标志之一。他计划筹组一个问题研究会,并起草了
一个章程,于九月一日发向各地,邓中夏还把它发表在《北京大
学日刊》上。这个《章程》提出了需要研究的七十一项问题,涉
及政治、经济、历史、国际、技术等许多方面。恰在这时,长沙
一个叫赵五贞的女学生不满父母包办婚姻,在花轿里割颈自杀,
轰动了社会。毛泽东立即抓住这个事件,让刚刚加入新民学会的
周南女校学生李思安等去调查,于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
大公报》上连续发表九篇文章,对封建婚姻制度、妇女解放的问
题做了一番扎扎实实的分析研究,激励人们奋起反抗黑暗的封建
社会。

  社会主义,在五四运动后期已逐步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
但当时人们眼中的社会主义,既有马克思主义,也有无政府主义
,如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俄国
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流行于北美的工读主义等等。它们实际
上是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一切都在讨论和试验之
中,毛泽东也在比较和试验之中。在当时诸种思潮中,无政府主
义一度占据优势。因为它在中国这块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中具
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比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占先了一步。
在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中,许多人都一度倾向于无政
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是毛泽东走上科学社会主义的旅程中经历过的一
个中间环节。

  一年前,一九一八年六月毛泽东从一师毕业后,就曾偕同蔡
和森、张昆弟等人,寄居岳麓书院半学斋湖南大学筹备处,踏遍
岳麓山的各个乡村,想建立一个半工半读、平等友爱的新村。他
们在这里自学,相互讨论改造社会的问题,自己挑水拾柴,用蚕
豆拌和大米煮着吃。这一实验,很快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情
中断了。

  到北京后,毛泽东又读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一九一
九年三月,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日本的新村》,说新村
“实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想”。接着,北京大学的王光祈等又
组成三个类似新村的“工读互助团”,试图用这种和平的、以典
型示范的方式来创建新生活和新社会。这些,在青年中产生了相
当广泛的影响。初到北京的毛泽东也受到它的感染。

  他回到湖南后,虽然一直忙于学生运动和办刊物,但仍草拟
了一个颇为详细的“新村”建设计划,作为他改造社会的一种构
想。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他把其中的《学生之工作》一章公
开发表在《湖南教育月刊》上。

  毛泽东是这样来设计他的理想社会蓝图的:创造新学校,实
行新教育,让学生们在农村半工半读;再由这些新学生,创造新
家庭,把若干个新家庭合在一起,就可创造一种新社会;在这个
社会里,设立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
,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厂,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
,博物馆等等;以后,把这些一个个的新社会连成一片,国家便
可以逐渐地从根本上改造成一个大的理想的新村。他在这篇文章
中写道:“今不敢言‘模范国'、‘模范都'、‘模范地方',
若‘模范村'则诚陈义不高,简而易行者矣。”[21]这种主张同
他在《湘江评论》上提倡的“无血革命”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
认为,岳麓山一带,是实施新村建设的最适宜之处。他把《学生
之工作》公开发表出来,目的是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

  毛泽东这个建设新村的梦想还没有来得及尝试付诸实施,就
被现实生活中极其紧迫的驱逐张敬尧的斗争打断了。这是客观环
境迫使他这样做的。

  张敬尧是皖系军阀,一九一八年三月率北洋军进入湖南就任
督军。主政湘事期间,作恶多端。如:纵兵劫抢,滥发纸币,盗
押矿产,强种鸦片,钳制舆论,勒索军饷,伪造选举等等,五四
运动爆发后,始终敌视湖南人民的爱国运动。“张毒不除,湖南
无望”,湖南人民从心底发出了反抗的呼声。

  毛泽东正从事教育工作和舆论鼓吹,张敬尧却蛮横地摧残教
育并封禁了《湘江评论》。这些,也不能不给予毛泽东强烈的刺
激,使他难以平静下来。当八月中旬张敬尧强迫解散学联时,他
就开始考虑进行一场驱张运动。九月中旬,毛泽东在商专召集原
学联干部酝酿驱张问题,指出北洋军阀内部直、皖两系内讧是驱
张的大好时机,湖南学生要做驱张运动的主力,尽可能策动教员
和新闻界人士支援。他明确地把驱张运动视为爱国运动的继续和
深入。

  十二月二日,重新恢复的湖南学联联络各界代表在教育会坪
举行第二次焚毁日货示威大会,遭到张敬尧军队的武力镇压。这
一事件更激怒了湖南人民。毛泽东连续两天参加长沙各界教职员
代表和学生代表的会议。六日,学联公开发表驱张宣言,长沙中
等以上学校学生决定一致罢课。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就这样
正式开始了。

  这是毛泽东独当一面地发动起来的第一次有广泛社会影响的
政治运动。他以小学教师的身分成为这场驱张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在长沙各校总罢课的同一天,派出驱张代表团,分赴北京、衡
阳、常德、郴州、广州、上海等处请愿联络。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毛泽东率领赴京的驱张代表团到
达北京,住在北长街一个叫福佑寺的喇嘛庙里。这是他的第二次
北京之行。

  到京后,经与各方协商,组成了“旅京湖南各界联合会”及
“旅京湘人驱张各界委员会”。毛泽东很注重新闻舆论的力量,
又成立了平民通讯社,自任社长,起草发出大量驱张的稿件、呈
文、通电、宣言,分送京、津、沪、汉各报发表。

  为了要求撤惩张敬尧,代表团在京先后进行过七次请愿活动
。毛泽东还作为请愿代表,义正词严地向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靳云
鹏提出了驱张要求。

  毛泽东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报上各种驱张通电和新闻里。他的
社会活动能力和政治才干越来越引人注意。日益病重的杨昌济特
地致信当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推荐
毛泽东和蔡和森,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可惜,毛泽东的这位恩师不久就病逝了。毛泽东曾多次到医
院探护杨昌济。杨昌济病逝后,他到法源寺与杨开智、杨开慧兄
妹一起守灵,并发起募捐,抚恤遗属,操办后事。一九二○年一
月二十二日,又同蔡元培、章士钊、杨度等联名在《北京大学日
刊》发出《启事》,公布杨昌济病逝的消息,介绍他的生平。

  驱张运动发生了明显效果。张敬尧的罪行逐渐大白于天下。
在各方一致声讨下,他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但最终迫使张氏溜
出湖南的,靠的还是直系军队和湘军的武力威胁。已参加国民党
的谭延闿在南方政府的旗号下率湘军再入长沙。时间是一九二○
年六月。

  在一九二○年六月,新民学会会员易礼容从武昌给毛泽东写
来一封信,认为包括驱张在内的“这两年的运动,效力还不十分
大”,今后“要预备充分的能力”,“锻炼一班好同志”,才能
实行自己的主张。毛泽东曾在这封信前加了一个按语,对自己倾
全力投入的驱张运动作了反思。他说:“驱张运动只是简单的反
抗张敬尧这个太令人过意不下去的强权者”,但驱张“也是达到
根本改造的一种手段”[22]。

  的确,第二次北京之行,是为着驱张而来。但毛泽东却是把
驱张放到改造社会的整个方案中去思考的。湖南究竟应该如何改
造?中国究竟应该如何改造?新民学会应该向何处发展?这些,
都是盘旋在他脑际的大问题。

  对新村式的改良,毛泽东仍保持着一定的热情。到北京后,
他就和王光祈等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取得联系,并正式加入了这
个团体。一九二○年二月,他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王光祈试办的女
子工读互助团,并写信向长沙的新民学会做了介绍,说:“觉得
很有趣味!但将来的成绩怎样?还要看他们的能力和道德力如何
,也许终究失败(男子组大概可说已经失败了)”。[23]一种学
理是否正确,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看来,毛泽东对工读互助运
动,既喜欢又茫然。他还需要继续观察它在实践中的效果。他曾
到周作人的寓所,拜访这位中国新村运动的倡导人。谈话内容,
不见记载,但可以推想也是以“新村”为主要话题的。

  驱张以后,湖南怎样建设?毛泽东起草了一份改良性质的《
湖南建设问题条件商榷》,于三月十二日寄给在京的老师黎锦熙
,表示这些虽然是“枝枝节节的向老虎口里讨碎肉”,不是“根
本解决”的办法,但在中国如果连这样一些事也不去做,“便觉
太不好意思了”。

  驱张以后,一班志同道合的湖南进步青年做什么?毛泽东设
想,自己邀上一些人,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试试看,
在里面“实行共产的生活”[24]。

  这个时候,毛泽东和李大钊接触更是频繁。他们多次讨论了
赴俄留学和女子留学之事。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进北平前,还在
西柏坡这样讲到李大钊:“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
义者。”由于李大钊的影响,他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有了越来越浓
厚的兴趣,很注意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特别留
心搜寻和阅读了那时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中文版马克思主义书
籍。当时,和毛泽东交往甚密的邓中夏、何孟雄、罗章龙等举办
的“亢慕义斋”(意即共产主义小室),油印了刘仁静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一九二○年一月四日下午,黎锦熙到北长街九十
九号福佑寺平民通讯社会晤毛泽东,在他工作的香案上便看到一
本《共产党宣言》,还有一堆关于社会主义的新书刊。他二月间
给在湖南的陶毅的信中说:“即我,历来狠懵懂,狠不成材,也
狠少研究。这一次出游,观察多方面情形,会晤得一些人,思索
得一些事,觉得这几种问题,狠有研究的价值。”三月十日下午
,毛泽东又前往黎锦熙住处长谈到深夜,讨论改造中国究竟应该
选择哪一种社会主义的问题,黎锦熙也主张中国的问题应该从“
根本解决”下手。

  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问题如果不经过自己
的深思熟虑和透彻了解,他是不肯轻易地作出判断的。问题越重
要,就越是如此。他觉得,自己对于“种种主义,种种学说,都
还没有得到一个比较明了的概念”[25]。通过驱张运动的实践,
再加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了解,他意识到,“好多人讲改造
,却只是空泛的一个目标。究竟要改造到哪一步田地(即终极目
的)?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些问题,有详细研究的却很少”
。自己也一样,未曾详细研究,因此如同“睡在鼓里”[26]。

  然而,这时的毛泽东,似乎一时还不愿去做“详细研究”。
他历来不是一个只从书本里寻求真理的人,再加上他“脑子不能
入静”[27],更想做的还是在他看来更现实的一些具体事情。一
九二○年四月一日,“湖南改造促成会”在上海成立。这是一个
寻求如何改造和建设湖南的群众性政治团体。由彭璜、毛泽东等
新民学会会员发起,由旅沪的一些新闻界、教育界人士组成。毛
泽东决定到上海,同彭璜率领的驱张代表团会合,商讨下一步的
行动计划。同时,萧三等第二批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也将要从上
海启程,可以乘便送行。

  四月十一日,毛泽东离京赴上海。中途,他特意下车去游览
了孔子的故乡——曲阜,还登了泰山。对孔子这一位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他仍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二十五天后,五月五日,毛泽东一行到达上海,住在哈同路
民厚南里二十九号(今安义路六十三号)。这时,新民学会从北
京、长沙、天津到上海的会员达十二人。五月八日,由毛泽东主
持,在半淞园开了一天会,送别赴法会友,同时讨论了会务。讨
论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学会态度:潜在切实,不务虚荣,不
出风头”。“润之主张……会友各个向各方面去创造各样的事”
。[28]五四时期,不少讲新思潮的青年,常常耳食了些新名词,
立刻生吞活剥,虚骄浮躁地大发种种议论。新民学会这次讨论会
强调“潜在切实”,正是有感而发。大家还议定了介绍新会友的
四个条件:纯洁、诚恳、奋斗、服从真理。“这日的送别会,完
全变成一个讨论会了。天晚,继之以灯。但各人还觉得有许多话
没有说完。”[29]五月十一日,在沪会友送别了萧三等六人。毛
泽东还想试一试他一度醉心的工读互助生活,和彭璜、张文亮几
个人在民厚南里租了几间房子,实验过互助工读团的生活。他们
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毛泽东担任洗衣服
和送报纸的工作。经过亲身实践,他很快察觉这种团体生活中难
以克服的弊端,立刻写信告诉北京的黎锦熙,“工读团殊无把握
,决将发起者停止。”[30]上海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商讨湖南建设
问题。毛泽东同彭璜等几经讨论,草拟了《湖南人民自决宣言》
,在上海的《天问》周刊及《时事新报》发表。六月十一日,湘
人痛恨的张敬尧被逐出长沙,湖南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在湖
南建设民治这个新问题,立刻提到湖南人的面前。十四日,毛泽
东将原先写好的《湖南改造促成会发起宣言》发表于上海《申报
》。这个月内,毛泽东还接连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湖南
人再进一步》、《湘人为人格而战》、《湖南改造促成会复曾毅
书》等文章,阐明他的主张。毛泽东深深感到,张敬尧走了,还
会有新的张敬尧回来。根除的办法是废除督军,裁减兵员以“推
倒武力”统治;以银行民办、教育独立、自治建设及保障人民权
利等,达到“实行民治”的目的。这样做的先决条件,是“湖南
的事,应由全体湖南人民自决之”。他认为,一省一省的问题解
决了,将来合起来便可以得到全国问题的总解决。

  陈独秀这时也在上海,正同李达、李汉俊等筹组上海共产主
义小组。毛泽东向陈独秀谈了“湖南改造促成会”的一些计划,
征求意见。谈话中,自然也谈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后来
回忆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陈独秀谈他
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
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31]

  在他“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和南陈北李这两
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巨人相继晤谈,可说是毛泽东第二次离开湖
南的巨大收获。他又要回湖南了,他这时的事业还在湖南。

  注:

  [1] 蔡和森1918年8月27日致毛泽东的信,《新民学
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3—44页。

  [2] 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3] 罗学瓒致祖父、叔祖父信,1918年10月16日。

  [4] 《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月28日。

  [5] 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6] 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7] 毛泽东致舅父母的信,1919年4月28日

  [8] 罗学瓒致毛泽东信,1919年11月14日,《新民
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68页。

  [9] 毛泽东致周世钊信,1920年3月14日。

  [10] 据萧三1918年3月31日记载:“二兄来坐己久,……又述润之等赴日求学之计划。”

  [11] 毛泽东致杨钟健的信,1921年9月29日。

  [12] 蒋竹如:《湖南学生的反日驱张斗争》(1962年2月24日),《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80—582页。

  [13] 蒋竹如:《湖南学生的反日驱张斗争》(1962年2 月24日),《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80—582页。

  [14] 易礼容:《有关新民学会的史料几则》(1979年7月7日),《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35页。

  [15] 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湘江评论》第1号,1919年7月14日。

  [16] 毛泽东:《学生之工作》(1919年12月1日)。

  [17]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一)》,《湘江评论》第2号,1919年7月21日。

  [18] 毛泽东:《健全会之成立及进行》,1919年7月21日临时增刊第1号。

  [19]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一)》,《湘江评论》第2号,1919年7月21日。

  [20] 毛泽东:《问题研究会章程》,1919年10月23日《北京大学日刊》第467号。

  [21] 毛泽东:《学生之工作》,《湖南教育月刊》第1卷第2号。

  [22] 毛泽东:对易礼容1920年6月30日致毛泽东、彭璜信的按语1920年11月。

  [23] 毛泽东致陶毅信,1920年2月。

  [24][25] 毛泽东致周世钊信,1920年3月14日。

  [26] 毛泽东致陶毅信,1920年2月。

  [27]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20年6月7日。

  [28] [29]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1号(1920年冬)。

  [30]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20年6月7日。

  [31]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0、133页。

下一页

转自《人民网·人民领袖毛泽东》

返回《毛泽东故事》目录